王葆仁简历王葆仁个人资料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王葆仁简历王葆仁个人资料,近期需要求职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王葆仁(1907年1月20日—1986年9月12日),江苏扬州人,中国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葆仁是中国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化学家之一。对有机硅高分子、特别是硅碳硅氧链高分子的合成做了深入研究。对耐高温杂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较广泛研究,并在应用方面作了许多开拓工作。20世纪70年代提出加强高分子大品种如聚丙烯等的研究。在烃类化学方面也做过许多研究。他发表论文60余篇并著有《有机合成化学》上下册。

王葆仁 - 简历

1907年1月20日 王葆仁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926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33年 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留学,1935年获博士学位。

1935年 赴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任客籍研究员。

1936—1940年 任同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

1941—1951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1947年后兼任该校教务长。

1951—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56—1986年 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56—1986年 任国家科委化学组组员兼高分子分组组长;化工组组员。

1957—1986年 创办《高分子通讯》,并历任主编。1983年又创办该刊英文版。

1958年 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兼任首届系主任。

1963—1986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并兼任该会高分子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80—1984年 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部分主编。

1981年 王葆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1986年9月12日 王葆仁病逝于北京。

王葆仁 - 生平

早年

王葆仁,字爱予。1907年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父亲王锡山以教书为生,对他薰陶很深。王葆仁自幼体弱多病,但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当他就读扬州中学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经济十分困难。1992年,他考入东南大学化学系,除依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习外,还赡养母亲、接济姐弟;在十分艰辛的条件下,他完成了大学学业,1926年毕业时,还不满20岁,被留校任助教。

学习时期

1933年王葆仁以名列榜首的成绩,被录取首届中英庚款官费留学,前往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当他将在国内已完成的5篇论文送交导师索罗普时,颇受赞赏,遂免去一切考试和预修课程,直接做博士论文。王葆仁用两年时间完成并通过了论文答辩,是化学方面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1935年秋,他应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歇尔的邀请,赴该校任客籍研究员。

1936年王葆仁回国任同济大学化学教授,并筹建理学院,兼任理学院院长与化学系主任,成为当时同济大学首次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葆仁全家随同济大学内迁,辗转绕道越南,始至云南昆明,后又迁往四川宜宾。1941年,王葆仁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聘请,前往贵州湄潭浙江大学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抗战胜利后,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1947年兼任该校教务长。

科研时期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王葆仁被聘为专门委员,并应该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庄长恭所长邀请于1951年调至上海,任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全国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由曾昭抡和王葆仁担任正、副主任,负责规划、协调全国高分子的科研与生产工作。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建立化学研究所,王葆仁率领有机化学所高分子组全体人员迁到北京,任化学所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一直负责高分子方面的领导与组织工作。

1956年国务院制订《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王葆仁负责“高分子与重有机合成”重点项目及高分子科学的学科规划。1956年开始任国家科委化学组组员、化工组组员和高分子分组组长。1957年他作为国家科技代表团顾问赴莫斯科参加中苏科技协作项目中高分子方面的谈判。1962年他再次参加全国科技发展十年规划的制定工作。1957年王葆仁创办《高分子通讯》,1983年又创办该刊的英文版,后将《高分子通讯》改名为《高分子学报》、将英文版改名为《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科学》)。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王葆仁负责创办该校高分子化学系,兼任首届系主任,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分子专业人才。1963年王葆仁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82年至1986年,他又再次当选为该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并长期兼任该会高分子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支持中国化学会的工作。他还担任过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为纪念中国化学会成立50周年,王葆仁担任了《中国化学五十年》一书的编委,具体主编了高分子化学一章。1980年,他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的主编。

196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5年中国化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祝贺王葆仁先生从事化学工作六十周年大会”,首都科技界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高分子工作者500余人,济济一堂,盛况空前,表彰了他一生中的杰出贡献。

逝世

1986年9月12日 王葆仁因病逝世于北京。党根据王葆仁爱党、爱国、爱科学之心终生不渝,于1986年9月13日追认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葆仁 - 家庭

1930年,王葆仁与吴萱女士结婚,夫妇感情甚笃,吴萱对王葆仁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他们育有5个子女(四子一女)。

王葆仁 - 主要成绩

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王葆仁自1926年开始科研生涯,当时中国国内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工作的人寥寥无几,他曾得到文化基金会研究补助金,于1929年用英文发表了第一篇研究论文,从此,他长年未离开过实验室,数十年如一日。早期,王葆仁从事硝基甲烷的合成、格氏试剂化学反应、环β-酮酸衍生物与偶氮盐偶合、环己烷螺旋丁内酯等的合成研究,这些都是当时有机合成的前沿课题。

20世纪40年代王葆仁的研究领域转到合成染料与药物研究方面,兼顾理论研究。在湄潭浙江大学,他曾指导学生制备海昌蓝、DDT、味精、研究中药鸦旦子和合成磺胺新衍生物的药物等,以期找到疗效更高而副作用又少的磺胺类药物。

进入50年代以后,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烯烃化学,使石油化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天之骄子,化学给人们衣食住行都增添了异彩。自1978年起,王葆仁指导开展了烷烃化学的研究,分别从氯、亚硝基、磺酸基等自由基对烷烃进行取代反应及从卡宾等活性中间体对烷烃化合物进行插入反应。通过系统研究,总结出几类取代基的指向规律,找到了制备两种氯代烷烃的方法,提出了简单烷烃自由基能够发生1,2重排的观点。

为高分子事业鞠躬尽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高分子科学在中国完全是空白。1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王葆仁从他原来从事的有机化学毅然转入高分子,在中国开拓了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并为之奋斗了30余年。

王葆仁致力于高分子化学,首先以接受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机玻璃)和聚己内酰胺(即:锦纶)的任务为研究对象,带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组全体同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边工作、边学习,迅速完成了上述两项军工任务,率先在我国试制出第一块有机玻璃和第一根尼龙6合成纤维,以后分别转至沈阳化工研究院和锦西化工厂扩大生产,这是中国最早的高分子工业。

王葆仁对高分子化学的学术思想是挑选课题必须从有利于国计民生出发,同时不应忽视基础理论研究。他主张高分子科研工作必须与我国石油化工大品种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必须为生产服务,但也应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以指导生产。他坚持开展聚丙烯定向聚合的研究方向,曾亲自从事聚酰胺、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硅高分子和金属有机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开展高分子大品种的合成方法,尤其是以成纤材料为主,也涉及有关的塑料树脂,并同时开展反应机理的研究,开拓了不少高分子科学的研究领域。他是我国高分子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研究有机硅化学及聚合物的创始人之一。

培养人才

王葆仁自1926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经历了60个春秋。他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验技巧。他的才干深受同行与学生钦佩。他的许多精辟见解给人以深刻印象,他一贯倡导理论和应用并重,主张教育要独立自主。王葆仁一生育人逾千,弟子遍布海内外,其中有成就、有名望者不少,可谓教导有方、功绩显著。他的教育方法是很有讲究,很有特点的。

首先,他十分重视基本概念,他曾多年讲授普通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及反应机理、有机天然产物等课程。其次,王葆仁十分重视科学实验。他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巧的双手,是难于成才的。其三,王葆仁授课时重视启发教育、重视平时训练。总之,凡经王葆仁授业的学生,包括后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至今都深感严师教学的薰陶,得益匪浅,终生难忘。

1985年王葆仁80寿辰时,旅居美国的浙江大学校友郑家骏、程克信寄来一首祝贺诗,赞颂王葆仁为培育科技人才做出的卓越贡献:“湄江昔日沐春风,多少酯醇相和融,万里回首故国远,先生桃李弥寰中。”

王葆仁 - 爱党爱国

王葆仁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他痛恨国民党的黑暗腐败,向往着祖国的光明前途。解放前夕,他和浙江大学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入保卫学校和迎接解放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焕发了革命青春,更加努力工作和要求进步。

1955年向中共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直至他重病后仍然坚持申请,反映了他坚定的信念。抗美援朝时,王葆仁响应党的号召,先后送长子与唯一的女儿去参军,以后又将次子、三子送往部队,在他的5个子女中,有4个受到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培养与教育,这在一般旧知识分子的家庭中是罕见的。

王葆仁 - 基金会

1985年8月24日在中国化学会祝贺他从事化学工作60年的大会上,王葆仁将晚年疾病缠身、奋力疾书写出的《有机合成反应》稿酬及平日节余,共计一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中国化学会,经研究,化学会用此款设立了“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金”基金,自1986年开始颁奖。王葆仁谢世后,化学会又陆续收到了海内外有关人士对此奖金基金的捐赠,这是王葆仁对发展祖国高分子事业所作的最后贡献,真可谓鞠躬尽瘁,殚精竭虑,为高分子科学献出了毕生精力。

王葆仁 - 主要论著

1、王葆仁,于同隐,高善娟.磺胺衍生物I:2-磺胺基苯并间硫氮茂-6-磺酸及其衍生物.中国化学会会志,1948年,15(3):208—214.

2、王葆仁,黄志镗等.关于原矽酸乙酯的制备.化学学报,1954年,20(2),148—151.

3、王葆仁,王有槐,宝净生.乙内酰胺的聚合I:6-氨基己酸对己内酰胺聚合的催化作用.化学学报,1956年,22(1):39—48.

4、黄志镗,王葆仁.三甲基矽甲基化合物与亲电试剂的反应并论“矽阳离子”.化学学报,1957年,23(4):291—298.

5、王葆仁,王有槐.乙内酰胺的聚合Ⅲ:己内酰胺聚合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化学学报,1959年,25(2):116—120.

6、黄志镗,王葆仁.氯甲基与γ-氯丙基三甲基硅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化学学报,1959年,25(5):330—336.

7、曹怡,孙树门,王葆仁.甲基和苯基乙氧基硅烷的一步合成.化学学报,1961年,27(1):38—40.

8、聂绪宗,王葆仁.硅碳硅氧型高分子的合成Ⅱ:聚硅乙硅氧烷低聚体.高分子通讯,1963年,5(1):27—33.

9、王葆仁,胡汉杰,刘淑清.从烷烃直接光氯化制备1-氯代烷—伯烃氯化物的一种新合成方法.科学通报,1982年,27(3):191.

10、王葆仁,郑国琇,王惠方.乙氧羰基甲烯对烷烃的插入反应.中国科学B辑,1982年,(6):493—502.

11、王葆仁.中国高分子的回顾与前瞻.化学通报,1982年,(8):5—28.

12、王葆仁,胡汉杰,刘淑清,倪振德.烷烃的取代反应——几种烷烃在纯硫酸存在下的光氯化.科学通报,1983年,28(20):1243—1245.

13、王葆仁,郑国琇.光敏剂存在下乙氧羰基甲烯对已烷的插入反应和己烷的光敏氧化.中国科学B辑,1984年,(2):112—116.

14、王葆仁,白家强,郑国琇,刘淑清.烷烃的取代反应——戊烷、己烷和庚烷的澳化.中国科学,1984年,(4):303—305.

15、王葆仁,胡汉杰,刘淑清,王惠方.烷烃的取代反应Ⅳ:长链烷烃经光氯化制备伯位取代物.科学通报,1984年,29(21):1298—1300.

16、王葆仁.有机合成反应(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有机合成反应(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王葆仁 - 评价

1、从王先生的经历来看,一位老师可以影响一批学生。化学所是王先生工作时间最长的单位,化学所也是受惠最多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王先生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所长万立骏。

2、“王先生处世光明磊落、廉洁清正,从不为个人或亲友谋取私利。他认为不对的就该说,这是对国家负责。日常生活中,他乐于助人、关心后学,他能开路也能让路,努力不落人后,成功不必在我。”——中国有机化学家王有槐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YY简历模板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