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仁简历张本仁个人资料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张本仁简历张本仁个人资料,近期需要求职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张本仁,中国地质大学从事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本仁,1929年生,安徽怀远人,中共党员。1948年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52年南京大学毕业;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矿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该院矿物结晶学教研室任教,其间曾参加中、苏科学院联合研究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1960年参加该院地球化学专业的创建,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自此长期在该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从事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1978年晋升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本仁 - 少年时代

1929年5月28日,张本仁诞生于安徽省怀远县。那里虽是个内陆小县,但由于它位于淮河之滨、荆山脚下,景色宜人,被美国教会势力所选中,在那里建有宏伟的教堂,幼稚园、小学—中学的完整教育系统,以及当时远近闻名的民康和民望两个很有规模的男女医院。

他的家庭是三房合居旧制式的,靠祖父遗留下的一个中药店和农村的一些土地生活。当他出生时伯父已去世,由他父亲主持家务。他四岁上幼稚园,六岁上小学,条件较为优越。然而,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父亲因病逝世,8岁的张本仁随家人逃难,每日步行几十里,头上有日机轰炸扫射,地面有日寇追兵,被杀同胞事件每日可闻。逃到大别山区麻城县后,生活陷入困境,他卖过油条、讨过饭,后来实在无奈全家只得返回沦陷的家乡,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由于张本仁上的是教会学校,所以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和学校停办前,他还能较好地完成小学学业。此后,他因沦陷区的学校都有日本人上日语而不愿上,这是当时他可能表示的反日爱国的唯一形式。因此,他基本没有接受过初中教育。在应上初中的三年中,对他以后影响较大的事有两方面:其一是他能有机会从以前的英语教师刘毓华先生学习英语,为他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其二是他有幸结识了一位青年朋友张延福,他长张本仁几岁,因家庭困难,初中未读完就辍学在粮店做管账工作。然而,他通过顽强的自学,掌握了几乎全部高中课程内容,甚至少量大学课程知识,还会修理钟表、唱机等。通过与朋友的交往张本仁获得了极大的启示,以他为榜样,张本仁逐渐学会了自学,并靠自学补上了初中的课程。抗战胜利后,他先后进入省立怀远中学和私立淮西中学(教会学校)读高中,但那时两校的教学质量均远不如前,尤其糟糕的是每学期都完不成教学计划,张本仁全靠自学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并常辅导同班同学学习,这更增强了他对掌握知识的渴望。1948年他高中毕业时,淮西中学因他学习成绩优秀,直接保送他到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当年考取了中央大学地质系。

在张本仁接受中学教育期间,叔父是他们家庭的主持人,他还是尽力支持张本仁求学的。但是因日寇侵占怀远时,他家药店铺面房屋被日寇汽车撞倒,货物大部损失,加之形势动荡,从此家境日衰。家庭经济的拮据进一步激化了原已存在的旧制家庭内部矛盾,频繁的争吵,母亲的泪水,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到他中学毕业时,眼看家庭经济难以为继,使他对家庭完全绝望,更增强了他后退无路只有靠自我奋斗一搏的思想。经济困难也是他弃齐鲁学医去中央大学地质系的原因。

张本仁 - 大学阶段

1948年9月,张本仁由闭塞的小县城来到当时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学校又受到进步同学的影响,初步了解到共产党在领导全国进行推倒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斗争。通过参加地下党组织的轰轰烈烈的南京学生反内战、反饥饿游行示威,以及1949年4月揭露国民党搞假和平阴谋的“四·一”运动等斗争的实践,打开了他的眼界,使他第一次能摆脱仅考虑个人前途的局限,开始关心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学校为学生和教师系统开了论新民主主义的课程,经常结合形势和任务组织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学生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学校的改革、镇反与思想改造运动,参与社会稳定金融、镇反与土地改革的宣传活动。部分学生包括张本仁还被派到主持南京市“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增产节约委员会参加许多工作组工作。当时他在该委员会秘书组工作,有机会受到省、市领导的亲自教诲,他们简朴的生活,为国为民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行为,以及对青年的关怀,给予张本仁终身难忘的深刻教育。通过这样系统的革命理论教育及斗争实践,他逐渐懂得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才能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才能为建设新中国和彻底改善人民生活铺平道路。同时,结合个人在革命斗争中的摇摆性,以及自己与先进左派同学的差距,根据毛主席阶级分析的原理,分析了剥削阶级家庭和教会学校资产阶级教育对自己的影响,认识了个人奋斗思想的危害。

总之,张本仁在大学阶段接受了党的极其重要的政治思想教育,为他以后通过不断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和长期工作实践,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将振兴中华、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个人工作的动力和生活的价值,确立了坚定信念和打牢了思想根基。

当然,张本仁在大学阶段还接受了地质科学的启蒙和基础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他得益最大的是南京大学那时重视的实践教育。他在校学习期间多次去宁镇山脉熟悉南方地质地层,到华北学习北方地层,在皖南参加地质填图实践。为增进学生对矿床学的理解,徐克勤教授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了马鞍山铁矿和硫铁矿、白云鄂博铁矿、淄博铝土矿、金岭镇铁矿、招远金矿、莱西石墨矿、连云港磷矿等十多个各种类型的矿床。为了掌握围岩蚀变,徐教授曾要求他独立鉴定了80张薄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对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很有帮助。

张本仁 - 学习苏联

1952年7月张本仁大学毕业,

不久南京大学推荐他到当时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做研究生,师从苏联专家学习。到地质学院后,立即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俄语速成班学习,由于他采用了俄语英语语法的类比法,学习成绩优秀,结业时已能借助字典阅读俄语专业书,当然开始时速度非常慢。分配到矿物教研室后,他在参加教学准备的同时,还加入了翻译俄文矿物学教科书的行列。1953年1—8月学院派他与另外7位年轻教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参加强化俄语学习。返校后,由于苏联专家尚未来华,于1953学年张本仁分别承担了地质矿产专业和石油地质专业56届本科生的矿物学实验课程。

1954年6月,他正式在苏联专家В.А.Токарев教授(博士)指导下,开始了研究生课程学习与题为“湖南临湘县桃林铅锌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生论文工作,1956年5月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成绩毕业,并留矿物教研室任教。1956年7月至1957年7月苏联专家Латыш来矿物教研室讲授地球化学课程及指导研究生,张本仁承担了他的专业翻译任务。1958—1959年,学校又派张本仁参加中、苏科学院合作研究队,从事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多学科研究,他独立地完成了部分研究任务。所以自大学毕业到50年代末的近8年的时间内,他主要是在学习和接触前苏联的地质科学和地球化学。

在此期间,结合上述向苏联专家学习及同苏联专家共事和合作研究的实践,他较系统地阅读了前苏联地球化学及相邻学科的经典着作和重要代表性着作,诸如,费尔斯曼《地球化学》四卷集、《能量地球化学》、《地壳的化学》、《景观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有关Коржинский交代作用理论的着作、《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等,以及相当数量的有关期刊文献。这使他对当时苏联地球化学学派的学术思想与地球化学主要分支发展的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些知识构成了张本仁后来形成自己地球化学学术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

张本仁 - 地球化学

1960年北京地质学院开始筹建地球化学专业,学校从矿物教研室抽调曹添、于崇文和张本仁三人(均为讲师)为核心(曹任教研室主任、于任副主任、张任党支部书记),负责筹建地球化学教研室和创办地球化学专业。当时缺少教员,从物探系抽调三位从事化探教学的助教,加上由矿产勘探专业未毕业学生中抽调来的几个预备教员,就搭起了教研室的架子,第二年又吸收本校和北京大学五位应届毕业生为新教员。专业建立的当年,就从矿产勘探专业在读生中分别抽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转地球化学专业学习,第二年就招收了四名研究生。任务之重、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由于通过国内外地球化学教育情况调研,确定的办“地球化学及地球化学勘探专业”的目标明确,在短时间内,不仅开出了所有专业课程,包括学生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稳步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期于1962年培养出第一批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于“文化大革命”前送走了4批本科毕业生和一批毕业的研究生;而且还结合教学开展了科学研究,探索了科研方向。后来虽有“文革”和迁校的严重干扰,但通过地球化学教研室这个团结向上集体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到发展到中国地质大学时,地球化学专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理工结合的、四个科研方向并存的、系所合一的教学和科研单位。这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为张本仁治学和研究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曹添教授无私忘我的工作精神,于崇文院士勇于攀登求索的风范,成为激励张本仁不断进取的榜样;建设地球化学专业的实践过程,进一步锤炼了他为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奋斗的信念和意志。

此外,在建设专业的初期,高元贵老院长组织教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战略措施,对张本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长期不断应用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已成为他观察社会、治学和规范自己思想的武器。

张本仁学习《自然辩证法》之后,恩格斯提出的由物质运动形式进行科学分类的观点,就一直萦绕于怀,他反复以此观点衡量地球化学学科的性质。尤其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张本仁对地球化学的基本思想与他们的地球化学教学质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他总觉得当时地球化学研究元素自然历史(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分配和迁移的历史)的基本思想并未能很好地反映作为地球系统化学的实质,而只是地球系统中化学运动的表现或记录。但是如果将地球化学视为处理地球系统中化学运动的学科,则似乎这种化学运动又非完全独立的,表现为其宏观位移主要是受地球系统中机械或力学运动(构造运动、流体运动)制约的。所以在实践上,地球化学对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分配和迁移规律的阐明,除晶体化学和物理化学因素外,主要地还是依赖于矿物、岩石与地质构造因素。这样就很难使地球化学具有明显不同于地质类其他学科的学科思维与方法论,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常常只是对已被揭示规律的解释,并未能很好发挥地球化学解决地学问题的应有作用。这样的地球化学教学,培养的学生应用地球化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地学问题的能力当然不会高。因此,探索地球科学及地球化学学科本质问题就成了他特别关心的课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界重新获得了解世界,尤其西方科学发展的机会。这为张本仁形成自己的地球科学观和地球化学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比较行星学的学习,使他进一步理解了地球的特殊性取决于地球系统的特殊组成与热动力状态,并与它处于太阳系的特殊部位有关,从而认识到系统性质决定其中物质组成形态与过程特征的普遍意义。板块构造学说与研究成果,不仅将他的视野从矿物、岩石、矿床的狭窄“井口”扩宽到整个地球、太阳系,乃至宇宙,而且使他看到壳幔相互作用及物质再循环对地壳形成、消减、运动的重大意义,以及地球放射性能量衰减对全球构造体制演化的约束意义。历史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了生物圈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同大气圈、水圈和地表环境发展和演化的密不可分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有了这些认识基础,结合吸收当时哲学界有关地质运动为几种基础运动相互作用构成的高层次运动的合理部分,于80年代初他形成了自己的地学哲学观与地球化学基本观点的初步框架,通过十多年的再实践与发展完善,于1992年正式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他的这一思想体系(地球科学,1992,第17卷,增刊)。

张本仁的地学哲学观的要点为: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物质运动的科学。地球系统物质运动(含固体地球部分的地质运动)应为力学(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形式的运动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复杂的高层次运动。这种运动的载体应为地球系统物质客体,包括地球系统中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和生命物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层圈和地质体。为了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物质运动中含有的力学、物理学和化学形式的运动,已经先后形成了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的力学)及大气和海洋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含大气和海洋物理学)与地球化学(含大气和海洋化学)。虽然目前尚无独立的生物地质学,但其有关内容已包容于生物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和生物成矿研究领域。同时为了深化地学各级问题(大到地球、地圈,小到矿物形成)的研究,又需多学科,尤其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及生物地质学有机结合的综合研究,以利于由不同运动形式侧面全面认识和解决地学问题。

根据上述地学哲学思想,就可较深刻地把握住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系统物质化学形式运动的学科本质。1973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学科委员会给出了有关地球化学的新定义:“地球化学是关于地球和太阳系化学成分和化学演化的科学领域,它包含着所有支撑它的科学的化学方面”。这标志着地球化学已由早期的探索元素(原子)自然历史的阶段,跨入了研究地球系统化学的新阶段。上述由运动形式对地球化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可以为地球化学的新定义提供很好的诠释。

在上述地学和地球化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吸收现代地球化学各个研究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成果,张本仁概括出的5个地球化学基本观点为:地球化学系统观点,强调系统性质对其中化学作用特征和元素行为的制约;寓于地球系统物质运动中的化学运动同力学(构造)、物理学和生物学运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强调不同形式运动的相互作用;地球层圈相互作用与物质循环观点,强调层圈物质组成、热动力状态和能量差异是推动壳、幔和地球发展的动力,层圈间物质循环是追索壳、幔和地球演化的线索;历史地球化学观点,强调层圈与整个地球化学演化的不可逆性和螺旋式上升发展;各类地质体的化学物相、化学组成、物相反应关系及相应参数为地球物质化学运动记录的观点。

对于以上5个地球化学基本观点,他分别赋予了以下主要方法论的意义:研究一个区域的地球化学问题时,必须以该区域岩石圈或壳幔体系的组成和热动力状态为约束;自觉地以研究其他运动形式学科的客观资料与成果来约束地球化学的研究和构思,同时,要善于将地学和地质问题剖析为地球化学性质的问题来研究,以发挥地球化学学科的优势和专长;善于以层圈相互作用和物质循环为主线,开展地学问题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历史地球化学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坚持层圈和地球化学演化的发展论和阶段论;善于从化学和物理化学观点揭示地质体中的地球化学运动的记录,形成地球化学研究的构想。

20世纪90年代,张本仁致力于开拓应用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固体地球科学某些问题的探索,就是以上述思想的基本框架为指导,并不断充实与改善这一思想和方法论体系的过程。

张本仁 - 研究成果

1、区域基岩勘查地球化学的探索(1981—1986)

20世纪60年代,张本仁就开始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与勘查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以期提高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实际意义,并为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80年代初,他根据上述思路和以往的经验形成了将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和因素转化为地球化学背景、条件和因素,并查明地球化学参数和异常的地质意义;再将控矿地球化学背景、条件和因素转化为异常评价的指标和参数的“两个转化”的构想,试图突破当时勘查地球化学的单一找矿目标和就异常特征评价异常的局限,以及开拓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用于解决基础地质和成矿问题的途径。

“六五”期间,张本仁和他的科研集体,按此预期目标,以学校与地质队合作的形式,采取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同矿田和矿带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后通过豫西卢氏灵宝、陕西柞水山阳等6个省市的7个成矿区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实现了将成矿环境条件诸因素引入异常评价系统、扩大找矿信息的目标;在他所指导的青海赛什塘日龙沟矿带专题研究中,预测出后来经钻探证实了的锡矿盲矿。同时,地球化学研究深化了矿带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的认识,在应用基岩测量数据揭示区域地球化学背景,进行构造单元分界、沉积环境、控矿因素、岩浆岩演化序列、地层对比及火山机构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这使中国在区域基岩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解决区域地质和成矿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国际该领域的前列。这一有特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他对地质、冶金、有色系统组织的技术员与工程师三十多次各类短训班的地球化学系统讲课,使近千人素质有所提高,从而对于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成矿带研究和基岩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区域地球化学理论与实践的开拓(1987—199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针对国际范围内尚缺少能适应现代地学和地球化学发展水平的区域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体系,以致阻碍了已积累起来的大量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和数据的有效综合,并且不利于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与全球研究的接轨,张本仁和他的科研集体又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的探索。在板块构造学说和全球岩石圈新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研究以区域岩石圈为系统、以各类地质体的地球化学记录为基础、以历史地球化学理论和观点为指导、以地球物质和元素在层圈间的交换和再循环为主线,在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状态的约束下开展区域构造及成岩成矿作用探讨的理论框架,以及相应的一套研究岩石圈深部组成、区域构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方法和途径。

在此有特色的理论构想与配套方法指导下,结合他所承担和主持的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及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地球化学二级课题,通过5年的集体努力,于1991年完成了“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报告及成果性专着,开创了在同一区域将岩石圈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有机结合,以解决固体地球科学某些基础理论问题和矿产地质问题的先例。其突出成果有:首次提出秦岭及邻区地壳各结构层与上地幔化学组成和元素丰度,并探讨了岩石圈热结构;系统研究了区域花岗岩类、火山岩、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和形成构造环境,并联系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热状态阐明了秦岭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的特殊性;通过岩石圈化学不均一性的约束、构造环境的多岩类和多岩套的综合判别,以及碎屑岩物源区和沉积水体特征的地球化学鉴别等综合论证的途径,系统探讨了秦岭构造发展历史,包括俯冲造山、碰撞造山、古洋封闭时限等;在区域岩石圈系统特征的约束下,以类比选冶过程的成矿观点为指导,结合区域构造与各类岩石形成过程中元素集中和分散的分析,阐明了秦岭可能的优势和劣势矿产、区域成矿分带的控制因素及主要矿产形成的规律和模式;在岩石圈的层次上,对秦巴地区进行了地球化学省、区、场的划分,并编制了区域地球化学分区图。涂光炽、王鸿祯、李廷栋三院士为首的评审委员会认为:这项研究“在理论体系和方法的特色、完整性上,在研究内容、对象和时空范围的系统和综合性上,在运用其成果阐明秦岭地质构造演化、岩石圈演化、成矿规律的水平和深度上,是国内外没有先例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瞄向大陆动力学的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1992—1996)

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成矿背景”重大项目课题研究中,张本仁和他的研究集体及时地将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引导入探索大陆动力学的方向。通过区域壳幔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研究,约束造山带岩石圈的结构及构造的分区和演化,探讨和揭示造山带发展的运动过程与动力学因素。为此着重采用了多同位素系统和多微量元素联合示踪技术,揭示幔源和壳源岩浆源区及地壳深部和地幔的化学特征与过程;同时开展了岩石圈三维化学结构研究,进行了秦岭岩石高温高压下(传播)地震纵波波速的系统实验测定。经5年实践,于1996年底完成了秦岭重大项目地球化学课题的研究报告。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于2001年出版了该项目多学科研究成果专着——《秦岭造山带及大陆动力学》(撰写地球化学部分),并且现在地球化学课题成果专着——《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也在出版过程之中。

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有:开拓了伊川—宜昌的地球化学断面研究,通过岩石地震波速的实验测定值与地震测深剖面观察值的拟合等途径,建立了秦岭及邻区地壳的结构岩石模型,进而揭示了区域岩石圈的化学和热结构,并对壳、幔中的高导低速带做出了新解释。在4个构造单元内,开展了地壳增生历史、早期地幔性质和演化、Pb同位素填图及微量元素对玄武岩地幔源区化学特征的示踪等研究。据此综合论证了:华北和扬子早期应为独立发展的陆块,南秦岭属于扬子板块,而北秦岭早期应是在扬子板块洋壳洋岛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微陆块。开展了深部过程的地球化学综合研究,为秦岭元古宙曾发生镁铁质岩浆底侵、商丹古会聚带曾发生洋壳俯冲和壳幔再循环、印支期陆陆碰撞晚期扬子被动大陆边缘(南秦岭)陆壳基底曾俯冲垫置于北秦岭地壳下部、尔后秦岭又发生过岩石圈下部的拆沉等提供了较充实的证据。论证和提出:松树沟和勉略蛇绿岩具有洋壳残片性质,所代表的洋盆均属于扬子板块岩石圈内部裂开类型,它们的地幔源区属于特提斯构造域的地幔类型。由地幔柱源区岩浆活动的论证,初步探讨了秦岭复合造山带发展的动力学特征,后者表现为扬子的裂解和华北的增生。⑥编制了反映区域地壳化学和热结构、构造地球化学分区及壳幔演化的秦岭造山带(四维)地球化学图(1∶100万)。这项研究大大深化了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造山过程的认识,揭示了浅部构造与深部过程的联系,架设了沟通地表地质研究与地球物理测深的桥梁,展现出地球化学在多学科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提供了改善、充实地学断面地球化学研究及开展造山带系统综合地球化学研究的经验,使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跨入国际的先进行列,部分成果处于领先地位。所编制的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图,与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图和秦岭地球物理断面图一起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出时,引起国际同行的兴趣与好评。

1997年至今,张本仁和他的科研集体正在进行大别造山带壳幔结构、演化及深部过程的地球化学研究。这个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动力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张本仁 - 培养人才

增强国力成为张本仁科学研究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并产生了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的迫切感。张本仁深知能发挥集体力量是中国能赶超西方强国的优势之一,而关键是必须培养出在21世纪国际科技发展中有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因此,在近二十年的科研中他依靠的是集体力量,走的是群众路线,目标是出成果、出人才。参加上述三方面探索研究的不仅有他的十多位同事、8个协作地质队的二十多位(参加“六五”期间成矿区带研究),还先后有21名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均取得了相应的学位)和两名博士后,他们成了科研的重要力量。所以张本仁认为,他的科研成果是集体奋斗的结晶。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张本仁明确提出,不以导师的知识模型来限制研究生的发展,而应按未来地球科学发展需要和竞争要求培养能力型、开创型人才的原则。为此,他除鼓励研究生向能者学习外,注意安排研究生学好自然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特别注意引导研究生探讨地学和地球化学的前沿课题或者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课题,使他们能在较高起点上进行学习和研究,尽早接触先进的知识与方法。他把研究生视为科研的积极力量,认为培养开创型人才,应在现代研究的实战中培养。为了调动研究生学习钻研的主观能动性,他注意发扬学术民主和贯彻教学相长原则,平时重视和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尊重他们的研究成果,鼓励他们发表论文,并为之创造条件,为他们的成果争取单独评审的机会,积极扶持青年人迅速成长。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博士生,则委以专题组长任务,给他们压担子。在学位论文工作中,给研究生留有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开拓创新。同时对研究生明确提出德育要求,他经常结合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向学生灌输热爱祖国和将个人前途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的思想,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辩证唯物论。注意管思想,抓学风,这是张本仁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上述培养研究生的途径,他们已经培养出一批能力较强、有创新意识的博士和硕士。其中有一部分人已做出显着的成绩,成为中国地学战线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例如,高长林、高山、郑海飞、汪东波、张宏飞等,其中高山首批获准进入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并且他与另两名毕业博士生(赵志丹、林丽)先后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协、国家科委和团中央颁发的侯德封奖;高长林获国务院授予的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称号。

张本仁 - 相关词条

赵亚曾 冯祖荀 陈宰均 丁绪淮 高国景 陈元赞 金少山 杨露禅 李洪春 钟离权 毛文龙 姬际可 杜心五 郭雨顺 杨延昭 萨镇冰 丘处机 林同骥 赵匡胤 张作人

张本仁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YY简历模板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