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个人简历马克思简介资料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马克思个人简历_马克思简介资料_马克思经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并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占星学还有数学。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个人简历_马克思简介资料_马克思经历
马克思 - 个人概述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他的父亲是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律师,这对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善于持家,对马克思父亲的工作帮助很大。

马克思 - 职业生涯

1835年夏天,马克思即将中学毕业,他的一篇作文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中有几段这样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35年,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父亲把他送到了当时著名的波恩大学去学习法律,父亲也想把儿子培养成律师,走自己的道路。


马克思到了波恩大学后,感到很遗憾。原来他希望在这里能够认真地学习专业,谁知道,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波恩大学已经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整日追求的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根本不象一所学校。马克思感到,不能再在这里呆下去了。

1836年,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柏林大学在当时不仅学习气氛浓厚,而且学术方面在思想学术领域都处领先地位。如“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对垒,就促进了思想运动的发展。在大哲学家黑格尔去世之后,德国哲学界明显呈现出两种对立的派别,“青年黑格尔派”对专制统治深恶痛绝,他们渴望民主政治,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民主力量。而“老年黑格尔派”则拥护专制政权,支持普鲁士专制政府的专制统治。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过程中,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这使他更多地吸收了该派的民主思想成份,加强了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改造世界的信心,为他以后的思想发展、理论建树奠定了基础。 除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丰富之外,马克思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学习兴趣非常广泛,哲学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除哲学外,历史学、文学、数学以及外语等,马克思都以加倍的努力认真地学习,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可以说,这几年的学习,使马克思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以后进行革命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之际,认真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他试图以哲学来改造世界,论文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此时的哲学观点、理论建树和思想内涵。在论文中,他引用了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话语,表现了自己决心为改造人类世界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他说:

你知道得很清楚,
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
去换取奴隶的服役,
我宁愿被缚住在岩石上,
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也正是因为这篇论文,马克思被耶拿大学授于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被聘用为《莱茵报》主编。这时,马克思正好借《莱茵报》来宣传革命思想,所以这份报纸成了马克思毕业后进行革命工作的重要的第一步。

马克思刚去主持这份报纸的工作,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在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可以在这些地方砍柴、放牧。可是后来,一些贵族地主把这大片的森林和草地都霸占了,不许居民们靠近一步。不少居民想到山林中去拾些柴草,却被认为是“盗窃”。广大居民不满,德国议会不得不认真审议这些事情。可是,他们只为贵族地主考虑,审议结果是:居民们的行为确为盗窃!如果再持续下去,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这样一来,引起全国民众对议会的强烈不满,人们愤怒谴责议会的不公平处理。

马克思也感到十分气愤,他便在《莱茵报》上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文中严厉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人们当然十分欢迎马克思的这些文章,争相购买《莱茵报》阅读。马克思刚开始来到《莱茵报》时,其发行量只有800余份,几个月之后,已发行3400余份。 对于《莱茵报》所发表的观点,普鲁士政府非常气愤,他们立刻派人查封了《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一气之下,辞去了报纸的主编职务。

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后悔,相反,他更认清了反动政府的丑恶本质。他在寻找着时机,去继续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

1843年深秋,马克思离开了德国,来到了法国巴黎。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不断地加强与工人的联系,以便了解工人阶级的愿望,把自己的理论思想与工人阶级的实际思想结合起来。因此,他不断到工人家去了解工人生活、思想、要求,还经常参加工人组织的秘密会议。

由于认真地、长时间地参与工人的活动,马克思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要使工人阶级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全面提高全人类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进而建立一种更完善、更理想、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里,才能够实现人类大同。

同时他又认识到,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光靠抽象的理论是不行的,还必须付诸实际的行动。这个行动,就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等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奋斗。

从此,马克思对他的革命行动的目的、手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的一切革命活动都围绕着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宗旨。

1844年2月,马克思参与主办了《德法年鉴》杂志,因为马克思具有积极进步的革命思想,所以《德法年鉴》遭到普鲁士政府的无理阻挠,他们以“预谋叛国和污辱国王”之罪,不准任何一本杂志流进德国。为了彻底阻止马克思的思想进入德国,普鲁士政府派了大批军警到莱茵河的船中去搜寻,结果搜出了几百本《德法年鉴》,使这个杂志无法再继续办下去,不得不停刊了。

杂志虽然停刊了,但是,马克思却在这本唯一的一期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阐述了依靠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平等社会的思想,而且明确指出,要建立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用革命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他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使革命者真正找到了革命的理论,并以此指导革命实践。从此,马克思以更加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全面投入革命实践,终于成为无产阶级伟大革命的理论奠基者、奋不顾身的战士和革命者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 - 个人影响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们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它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马克思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指导德国人民同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揭露自由资产阶级的妥协和叛卖行为,还通过报纸同各国民主派建立广泛联系,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他还积极参加科隆工人联合会的工作,同工人组织内部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在这里长期定居。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继续战斗。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国博物馆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从事经济学研究,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使自己的战友能完成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酌伟业,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他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他所讨厌的经商活动。马克思在埋头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设法利用资产阶级进步报刊发表各种政论文章。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评述当时的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写了不少论述中国的文章,揭露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伟大的功绩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1857年到1858年5月期间,他写了第一个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即通常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是《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个手稿中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原理,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1859年马克思利用这个手稿的有关章节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后来他又写了一个新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这个手稿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也谈到了属于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内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这部分后来被编为《剩余价值理论》。1863年8月到1865年底他又写了第三个手稿,即《资本论》的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他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它成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马克思又投入了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他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领袖、国际的灵魂。正像恩格斯说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虽然在起义之前并不赞同这一行动,但起义一经爆发,他就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援和帮助。他注意收集有关公社的材料,认真研究公社的各项措施,通过各种渠道与公社保持联系,为公社出谋献策,并且亲自写了几百封信宣传公社的意义,号召支持公社的事业。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又从物质生活、政治思想上帮助逃离法国的公社流亡者。

七十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和策略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时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论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并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这部著作对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斗,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其中收录了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绝大部分著作,并且于1972年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收录的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经典著作。

马克思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参考资料一: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在危机期间,商业停顿,产品滞销,工厂倒闭,银行关门,失业剧增,整个社会好象得了一场大瘟疫。 1826年,经济危机蔓延到德国,德国多次发生大规模罢工,形势日益严峻。这一事实深深地刺激了少年的马克思,成为影响他一生奋斗选择的重要原因。

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参考资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

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

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原因分析: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产生的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本课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论述

1,自然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说 :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已的形式".

参考资料:

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推翻了牛顿"宇宙不变"和"上帝第一推动"的观念

赖尔的地质理论证明了地球也有一个演化的历史.

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1—242页.)

2,社会科学的发展

19世纪人类在社会科学方面也获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些进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参考资料: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创立劳动价值论.他们的主要功绩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对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的经济根源作了初步的分析,由于阶级的局限,因而不能彻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其体系也存在着许多矛盾,混乱和不科学之处.

法国复辟时期(1815—1830)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的历史理论特别是他们对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了考察,他们曾觉察到人民的力量以及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试图说明阶级斗争同经济利益的关系,认为阶级斗争是政治事变的动力,是理解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的钥匙,主张研究人民的历史.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对未来社会的作了天才猜测,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是一个把自已的幸福建立别人痛苦基础上的社会,是一个利已主义和投机欺诈的社会,"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还对未来社会作了不少的预见.为启发工人阶级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

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__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他们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在革命实践和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他们认识到广大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前途,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参考资料

马克思1842年在《莱因报》办报期间,使他有了广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对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他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其中《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辩护》,对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起了关健作用。

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独立产生的,它是人类历史根本转折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不仅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创立新的世界观的任务,而且也从各个方面为创立新世界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就在于顺应了时代的紧迫需要,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为马克思一直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认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 - 人物生平  

早年

马克思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RabbinMarcLevy)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Marx)(1817年2月改信基督教路德教派),生于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HenriettePresborck)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份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上。1840年,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即位,迫害异议份子,要求所有出版物都必须通过严格审查,大学失去学术自由,新国王任命的柏林大学教授F.W.vonShelling将会审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但马克思博士论文里哲学高过神学的立场不可能被反黑格尔的教授所接受,所以马克思将博士论文改寄给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的耶拿大学(Jena)审查博士资格。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事情是这样的,在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可以在这些地方砍柴、放牧。可是后来,一些贵族地主把这大片的森林和草地都霸占了,不许居民们靠近一步。不少居民想到山林中去拾些柴草,却被认为是“盗窃”。广大居民不满,德国议会不得不认真审议这些事情。可是,他们只为贵族地主考虑,审议结果是:居民们的行为确为盗窃!如果再持续下去,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这样一来,引起全国民众对议会的强烈不满,人们愤怒谴责议会的不公平处理。马克思也感到十分气愤,他便在《莱茵报》上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文中严厉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对于《莱茵报》所发表的观点,普鲁士政府非常气愤,他们立刻派人查封了《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一气之下,辞去了报纸的主编职务。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后悔,相反,他更认清了反动政府的丑恶本质。他在寻找着时机,去继续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

1843年《莱因报》发行许可被普鲁士国王撤销,因为马克思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俄国沙皇的文章,引发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不满,普鲁士国王接到沙皇的抗议后下令查禁莱因报,马克思因此失业。在此期间内,马克思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恩格斯是富家子弟却十分欣赏马克思的主张,经常出钱赞助马克斯的活动与生活费,马克思做学问思考认真严谨但生活随性,经常拖延要交给报社的文稿,恩格斯常协助马克思的工作并代笔部分文章。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出身德国贵族家庭的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喜结连理。1843年秋,年轻的马克思夫妇一同踏上流放的征途,来到巴黎。在此期间他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运动及法国历史,并最终导致其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马克斯完成《哲学经济学手稿》,这份手稿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被称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中年

1845年,马克思参与编写《前进周刊》(Vorwärts!),在其中对德国的专制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普鲁士政府对此非常不满,并要求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同年秋,马克思被法国政府派流氓殴打,驱逐出境,被迫来到比利时布鲁塞尔。1845年12月,马克思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进行了分析,从而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此后1848年革命席卷欧洲,也波及到比利时。1848年3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当局的驱逐。在法国临时新政府的邀请下,马克思夫妇回到法国巴黎,恩格斯也抵达巴黎。

1848年4月,在德国无产者的资助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到普鲁士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随后几乎所有的编辑或遭司法逮捕,或遭驱逐出境。1849年5月16日,马克思接到普鲁士当局的驱逐令。5月19日,用红色油墨刊印的《新莱茵报》最后一号第301号出版。6月初,马克思又来到巴黎。他被迫选择或是被囚禁于法国布列塔尼(Brittany),或是再次被迫驱逐。8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从普鲁士派驻英国的密探报告提到马克思似乎从不刮胡须来看,马克思在英国仍被普鲁士政府所监视。在伦敦,马克思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死亡。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第一卷)。

晚年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两卷为在马克思死后,由恩格斯整理其遗稿,分别在1885年、1894年出版。1870年10月马克思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1年12月2日,燕妮·马克思去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后与燕妮合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马克思 - 人物年表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

1835年—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

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

1843年夏,马克思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结婚。10月移居巴黎,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1845年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与恩格斯合著)(1845-1846年)

1847年11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

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8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

1848年6月1日由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创刊。

1849年5月16日,普鲁士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19日,《新莱茵报》被迫停刊,用红色油墨印刷了最后一号。

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

1857年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8月)

1858年著作:鸦片贸易史(1858年8月3日和9月3日)

1859年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应邀出席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即第一国际),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起草了协会的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内战》的宣言,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1875月,他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的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

1880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法国工人党领导人制订党纲,口授了纲领的理论部分。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

马克思 - 个人名言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

时间就是能力等待发展的地盘。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劳动创造世界。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你能否对你的朋友守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格、心理以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

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友谊之舟在生活的海洋中行驶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乌云和风暴,在这种情况下,友谊应该受到这种或那种考验,在这些乌云和风暴后,那么友谊就会更加巩固,真正的友谊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放射出新的光芒。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马克思 - 人物贡献  

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学说的范围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也因为如此,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就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HalDraper)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的人严重扭曲”。许多分支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如今,比较有影响力和主要的分支主义包括: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自由主义等等。  

社会

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卡尔·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惟有正确的哲学,才能有效带领无产阶级脱离矛盾社会的恶性循环并获得解放。哲学,本身应具有不可被挑战的真理。马克思的哲学追溯到人类的本性: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可以有效的计划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数据和生产数据,因此,人一旦进行了有计划的劳动生产,他就同其它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了;而因为要劳动,人们必须事先结成生产关系以及其它社会关系。人们的劳动生产力制约着他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生产方式,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等构成了社会的基本架构,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一旦形成,便反过来成为制约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力量。可见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劳动人口的劳动行为,劳动人口造就了自然规律。社会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像是杂乱无章,其实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内在客观趋势的规律。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普遍被认偏向无神论和唯物论。

马克思在年轻的时候深受德国当代知名哲学家黑格尔辩证论的影响,一同认为万物皆由演变而成。但不同于黑格尔的唯心论点,马克思的思想比较偏向科学化的唯物思考模式。两个论点最大的差异在于对物质与意识的看法,唯心论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换句话说,人的意识决定对物质的看法与解释,人因为意识的改变,改变对物质的定义;而唯物论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人在周遭所遇到的事物,决定了人对物质的定义,人通过自己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自身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得到改造,获得自己的新的质量和素质。因此,马克思认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活在恩格斯所叙述的假性意识(Falseconsciousness)中,这种意识只是由家庭、文化、民族等外在物质因素交错成型的产品。久之便成为社会意识,制约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力量。但意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演变而改变,人类社会就是在类似的思想改变中持续的演化著。就此,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论与自己的唯物论做了个整合,而成就了独出一格的历史唯物论——相信总有一天,经过演变,人类将因无产阶级思想而彻底解放,完成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完成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越,而人类的生产模式也随之改变,全人类进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经济

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的劳动力。但马克思认为此一观点被资本主义给扭曲,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的架构下,劳动力已经成为一种消耗性的日用品,传统的商人借由转手买卖赚取商品的差价,而资本家却是靠压榨劳工的方式,降低制造成本来赚取利润,劳工的成本越便宜,资本家的利润也就越高。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将无所不用其极的降低劳工成本来博取更大的利益。因此,根据马克思的想法,资本家唯一关心就是如何用最低成本养活劳工来帮他劳动生产,劳工的待遇自然也就不是资本家所会关心的事了。马克思也不外乎的承认,资本主义是历史上最具生产力的社会结构。但他认为资本主义最大的缺陷在于资本家为了更大化的生产力与利润,势必投资更多的金钱与资源在于科技的研发,而劳工的利益也将因为科技的进步而贬低。日后,劳工势必日用品化,进而异化了无产阶级劳工本身的人类特质,成为资本家的人肉机器。根据马克斯的历史唯物论,他意识到此一现象是一种阶段性的演变,资本主义将物极必反,无产阶级必将因为思想的解放,逐渐取代资产阶级就有如当初在封建时代末期,资产阶级推翻王室贵族阶级一般。而劳动人口也将成为主角,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政治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宣言》

基于对于资本主义的种种分析,马克斯认为无产阶级应当团结,一同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紧密相关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需要由无产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党代表着组织、领导和宣传作用。从阶级及阶级斗争的理论出发,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社会中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具有不可调和的特点,统治阶级需要以强制性的方法来治理被统治阶级。而这些强制性的方法往往成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榨取和剥夺之工具。统治阶级为了保持阶级之间的平衡,把阶级关系维持在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秩序和范围之内,就形成了国家和法律。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自由的解放,就要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思想革命,以革新包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旧有价值,最终消灭剥削,迈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旧的国家是一种‘以其无处不在的复杂的军事、官僚、宗教和司法机构像蟒蛇似地把活生生的市民社会从四面八方缠绕起来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卡尔·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阶级斗争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ProletarierallerLänder,vereinigteuch!)——《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剩余生产物增多,使得人类有可能在自身中实行脑体分工。这种分工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野蛮阶段走了出来,进入文明时期;另一方面,脑体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阶级划分的基础,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垄断精神生产的剥削阶级分子与承担全部体力劳动的劳动阶级处在根本利益相互对抗的关系之中,人类自此进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不过是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剥削的程度以及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依附的具体方式的变化。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中,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阶级斗争本身就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只有联系生产力发展以及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才能彻底解决阶级斗争的问题。马克思在关于阶级的理论中,特别强调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现代阶级关系的产生源于劳动者同自己的生产数据的分离,但阶级一旦产生,又会把阶级利益对立的烙印打上文化、宗教等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阶级有时是一个社会范畴。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从早期的简单走向复杂,然后又走向现代社会的简单化。马克思指出,讲究功利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生发阶级的对立;而和平式的协商办法无法完全解决阶级间的对立,因此,在进入共产主义之前,无产阶级将进行短暂的无产阶级专政,进行多层面的革命,尽一切的可能重新分配社会资源。所以一般认为,马克思并不反对暴力式革命;马克思认为无产者不是被这个资本家剥削,就是被那个资本家剥削,部分人认为无产阶级经过某种方式取得政权之后会转化为有产阶级,指出阶级转化的情况他没有提供很好的理论解释。

马克思 - 著作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年-1841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1844年)

《论犹太人问题》(1843年-1844年)

《神圣家族》(1844年-1845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

《罢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

《哲学的贫困》(1847)

《工人联合会》(1847年)

《共产党宣言》(1848年)

《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

《福格特先生》(1860年)

《剩余价值理论》(1862年-1863年)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1864年)

《法兰西内战》(1871年)

《资本论》(1865年、1885年、1897年)

马克思 - 治学记载

马克思的严谨治学精神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不仅以自己的毕生心血为人类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思想理论宝库,同时也在治学方面为人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以渊博知识作为治学基础

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马克思积累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

马克思著作之丰,充分表现了他的勤奋精神和渊博学识。他同恩格斯合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共50卷,中文第二版60多卷(约在2020年前后出齐),而该全集国际版约160多卷。面对如此巨大的思想理论财富,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勤奋使马克思获取渊博的知识,而渊博的知识又是马克思治学的基础。

勇于创新,不迷信理论权威

马克思具有伟大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同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经是狂热的黑格尔的信徒,在他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之后,勇敢地提出质疑,并深入研究,最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都是思想理论界的权威,如果马克思迷信理论权威,没有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勇气,没有敢于创新的意识,他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

精益求精,向人类奉献理论精品

马克思为了把最好的研究成果献给工人阶级,他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曾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

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曾多次修改手稿。拉法格曾回忆说:“马克思对待著作的责任心,并不下于他对待科学那样严格。他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还未十分确定的事实,而且在他尚未彻底[1]研究好一个问题时,他决不谈论这个问题。他决不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他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过的作品。他不能忍受把未完成的东西公之大众的做法。”

严谨治学精神是人类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传统,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需要的。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严谨治学精神,有助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也有助于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有助于严谨治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马克思 - 故居

马克思故居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是一座灰白色的3层楼房,淡黄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始建于1727年。1818年,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租用了这所房子。同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这里。当年,楼上是马克思一家的住室,楼下是律师事务所。马克思一家在这里住了一年半时间。

192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以近10万帝国马克从私人手中买下了这座当时已改为铁器店的马克思故居。以后将其改建成马克思、恩格斯纪念馆。1933年,德国纳粹上台,故居被没收,文物被洗劫一空。直到1947年5月5日,马克思故居被辟为纪念馆开放。

纪念馆的第一层有4个展室:第一室,里面为接待室、问讯处;第二、三室,专门举办各种专题展览;第四室,为电视录像放映室。在第二展室中展出有马克思的出生证书、马克思与燕妮的结婚盟约和结婚证书,还有马克思家庭成员的照片、马克思的英文死亡证书等。

第二层上的第一展室是马克思父母的卧室,马克思就是在卧室后的小套间里出生的。墙上挂着许多照片、文件、手稿,玻璃展台里陈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和有关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马克思的毕业论文、博士证书等。第二展室介绍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建立友谊到逝世为止的这段时期的情况。第四、五、六室介绍了马、恩与同时代革命家们的交往、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各国工人政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在第五展室里陈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身铜像。他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深邃的眼神凝视着前方。

故居第三层上第一展室介绍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玻璃橱里陈列着《共产党宣言》的各种版本。其中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目前在世界上只有3本,还有陈望道根据日文版翻译的最早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第二展室的展橱里陈列着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在汉堡出版,总共印刷了1000本。第三展室收集了马克思许多著作的第一版,马、恩赠给友人的书籍,马、恩照片原版,手稿,书信,马克思赠给父亲的诗集的手抄本和马克思为燕妮收集的民歌等珍贵文物。

马克思故居的展览,系统地展示了马克思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业绩。1981年,在离故居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楼,成立了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19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之际,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还举办了关于马克思故居的特别展览。

马克思 - 轶事典故  

1.马克思答问轶事

某次,有个绅士问马克思,在将来的国家里谁来擦皮鞋。马克思愤怒地回答他:“你来擦!”那位冒失的绅士困惑地哑口无言。这大概是马克思失去耐性的唯一的一次。

那位绅士走后,我母亲直爽地说:“博士先生,我不想为那位提出愚蠢问题的先生辩护,但是,在您回答他的时候,我想,他默不作声还比较好,如果他说自己不适宜于擦皮鞋,那就更糟。”马克思也认为是这样,我母亲接着又说:“我不能想像您能在彻底平等的时代中生活,因为您完全具有贵族的情趣和习惯。”马克思回答说:“我也有同感,这时代必将到来,不过那时我们肯定已不在人世了。”

2.马克思戒烟轶事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有一段时间吸烟很厉害,经常烟不离口,边工作边吸烟。

他曾对拉法格说过:“《资本论》的稿酬甚至不够付我吸的雪茄烟钱。”

他吸烟就像干别的事情一样,又快又猛。由于经济条件不宽裕,他总是挑比较便宜的雪茄来吸。他吸烟的时候还有个习惯,常将一半烟放在嘴里咀嚼,说这样可以提高烟的作用。

由于大量吸烟,他的身体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后来,他的家庭医生不得不采取行动,严格限制了他的吸烟量。

1881年至1883年,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和长女的相继去世,使他的精神遭受了两次致命的打击,长年累月的过度疲劳和吸烟,使他的身体垮掉了。

他身患多种疾病,如气管炎、肺气肿、胸膜炎、胃病和肝病,医生禁止他再吸烟。

戒烟,对马克思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牺牲,但是为了身体和工作,他还是毅然下决心戒烟。在那一段时间里,他的确没有吸过一次烟,连他自己似乎也不大相信,他如此嗜烟成癖,竟成功地戒掉了烟。

马克思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了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他终于克制住了自己,告别了烟斗和雪茄。

本文由网友收录到YY简历模板网 http://www.yyfangchan.com/,想关注更多名人的个人简历、个人经历欢迎关注个人资料栏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