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朱棣篡夺皇位评价)

 

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觉得诸位皇叔的权力太大,决定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仅用不到 一年的时间,解除了周、湘、 齐、代、喉五王。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当建文帝削夺燕王时,燕王朱棣便召集将士,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继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后,朱棣开创了的“永乐盛世”。永乐盛世对世界的影响极大,因为当时的明朝靠自身国力屹立于世界之巅。

这位帝王一生中却始终有一件事困扰着他,直至临死前都念念不忘,那就是侄儿朱允炆的下落。为何朱棣会这么关注他的这个侄儿呢?是亲情吗?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父子相残都是常有的事,何况是叔侄关系?

朱棣之所以如此关注他的这个侄儿,甚至还派最心腹郑和下西洋去东南亚寻找朱允炆的踪迹,完全是因为他的这个帝位来路不正。

朱元璋在位时,原本储君之位是嫡长子朱标,但奈何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便将朱标那年幼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储君,其中缘由有很多,这里就不过多说了。

而朱元璋其他的儿子则被封为藩王,主要是分封在东北边疆地区,负责守土御疆,而朱棣则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朱棣应该算是朱元璋诸多儿子中军事才能最优秀的一位,曾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因而屡次被朱元璋授命总领北方军事,在军中颇有威望。在朱元璋看来,有几位亲叔叔镇守边疆,侄儿朱允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大明王朝依然能兴盛强大。

历史上,朱元璋和朱允炆爷孙俩人就有过一段对话,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自豪地说:“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不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朱元璋有些默然,呆呆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从未想过儿子们回反叛。又问朱允炆的意见,朱允炆答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很认可朱允炆的方法。但是可惜的是,朱允炆十分有手段收拾这些叔叔们?

朱元璋

但是朱允炆继位之后,却将当初和朱元璋的对话抛之脑后,,在一年的时间里,对多个叔叔下手了,燕王有脚指头都想得到,像他这种手握重兵的王爷必定是朱允炆的重点关注对象。

这种情况下,摆在燕王朱棣面前的路只有两条,第一条路是等着被贬为庶人,第二条路是起兵反抗;其实朱棣一直都下不了决心,毕竟当初大哥朱标对他们这些弟弟非常好,这也是很多藩王没有反抗的缘故,所以朱棣很是纠结。

这时一个关键的人物出场了。

他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和尚,早年曾学过阴阳术数;正是他劝朱棣起兵,当时朱棣还说:“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这么说什么意思?不就是在暗示朱棣,他命中应该当皇帝么,而且他还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等,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

可以说,朱棣之所以起兵篡夺皇位,与朱允炆和姚广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朱允炆的压迫,他是肯定不会起兵的,安安心心做一个臣子;而没有姚广孝在旁一再怂恿,并用所谓的“天命”挑起朱棣野心的话,朱棣的结局很肯能被废为庶民。说起来朱棣也挺无奈的,因为历史上起兵造反成功的就那么几个人,但是最终朱棣运气很好,成功入主南京,被好侄儿逼成了皇帝。
朱棣篡夺皇位评价
朱棣军事才能卓越,政治偏保守。虽夺取皇位,但对内能发展经济,体恤民力,兴建北京,文化事业发展,对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兴盛,是宣仁之治盛世的开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