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祯简历王鸿祯个人资料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王鸿祯简历王鸿祯个人资料,近期需要求职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王鸿祯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鸿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17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王鸿祯先生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

王鸿祯 - 人物简介

王鸿祯,地质学家,山东苍山人。1939年毕业地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和大地构造学,尤长于珊瑚古生物学和历史大地构造学。80年代初提出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系划分和构造域、亚构造域名词体系。1985年出版《中国古地理图集》,以沉积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用多种图件综合表达了中国地壳的构造发展和古地理演化,逐步形成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和历史发展的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历史观。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鸿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17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从中国地质大学获悉,王鸿祯先生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地层古生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王鸿祯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

历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民主促进会顾问等。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他生前一直在此任教。

王鸿祯先生从事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工作六十余载,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王鸿祯先生的渊博学识、创新精神、高尚道德和优秀品质赢得了地质界、教育界、科技界的爱戴和崇敬。

王鸿祯 - 主要简历

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西南联大),
1939-1945 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地质系助教,研究助教
1945-1947 英国剑桥大学地质系研究生
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7-1950 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
1950-1952 北京大学秘书长,地质系教授;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地质组教授
1952-1956 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系主任
1956-1958 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
1980-1983 武汉地质学院院长
1983-1987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院教授
198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1990年当选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

王鸿祯 - 学术职务

1952-1954 中国地质学会书记
1953-1954 中国古生物学会书记
1956-1957 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
1984-1989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1985-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
1989-1993 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
1990- 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

王鸿祯 -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

王鸿祯 - 学术思想

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
按研究领域划分,王鸿祯教授是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古地理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他在这些领域中吸纳了中外地质学界优秀的学术理论,又在研究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地球发展阶段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使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全球性战略问题。而要搞清油、气、矿产资源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最普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古生物。因为古生物化石的存在,可以确定含矿地层的时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那个地区的古环境,据此便可进一步分析是否有形成某种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可能。

地球科学是一门系统科学,古生物学只是其中一个分支,王鸿祯学术思想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各类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以及内部联系视为一个整体,将其研究领域从古生物学逐步拓宽到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等多个领域,把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和时空联系结合起来,形成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点段前进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对相关学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切是从研究四射珊瑚化石起步的,并很快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1935年9月,王鸿祯进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习。他阅读了大量地质构造和古生物方面的专著,并把心得写成书评连续发表在当时的著名刊物《地质评论》上。在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之一的北大教授孙云铸的指导下,他已逐渐形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研究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这使他开始从事地层和四射珊瑚化石研究不久,就在《中国地质学会志》上连连发表《云南昆明中邑村磷矿略述》(1941)、《云南东部泥盆系含鱼层位并论湖南中部跳马涧组的时代》(1942)、《云南中部及北部志留纪四射珊瑚》(1943)等论文,二十几岁的王鸿祯已在中国地学界崭露头角,1944年4月被推荐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论评》编辑,是12位编辑中最年轻的一位。

为王鸿祯日后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还有一位在北大教书的著名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葛利普学识渊博,地学的丰富和奥秘经过他的讲述,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他注重从历史演变和全球视野对地质现象进行分析,这也成为王鸿祯后来从事地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1939年王鸿祯毕业留校任教。他经常在寒风袭骨、尘土扑面的铁皮房内,鉴定从各地采集的大量化石,整理成套的古生物标本。与此同时,他还在大师云集的西南联大旁听了许多精彩的文史课。对历史、哲学、文学的广泛涉猎,开阔了他的视野,为他日后度过艰辛的人生,准备了胸襟和智慧。

1945年,王鸿祯考取了英国的公费留学,带着几百片骨骼构造保存极佳的珊瑚化石薄片和丰富的实际资料赴剑桥大学读博士学位。他受伦敦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H.D.Thomas博士的启发,用研究现代珊瑚骨骼细微构造的方法研究四射珊瑚骨骼的各个组成单元,从而建立起四射珊瑚全新的分类系统。在那里,他研究了英国各大博物馆上千四射珊瑚薄片,查阅了大量文献,创造了一个令人惊羡的记录: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从骨骼微细构造观点论四射珊瑚分类》,并发表在代表了当时英国学术界最高水平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上。论文全面查证和重新解释了珊瑚骨骼的细微构造,区别出层状和纤状两种结构的基本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对其系统分类作了全面修订,也涉及生物软体外壁分泌骨骼的可能方式。同时还总结了四射珊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提出了古地理变迁和演化阶段的认识。该文将古生物的系统研究与时空分布和古地理演变相结合,在当时是一个特色,也是一个创新。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美国、法国和前苏联的国际三大古生物系列专著都介绍了王鸿祯博士论文的内容,但对他提出的两类骨骼构造的原生性质都提出怀疑。

从70年代起,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始用于古生物研究。80年代,王鸿祯带领研究生和助手改进制样技术,在四射珊瑚的研究中运用电镜扫描技术查明了大量属种的细微构造,终于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学术见解,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他进一步提出了比较严密的全新分类体系,确认了逾800个属和80个科,成为集群灭绝和阶段划分及古地理分区的基础,对骨骼构造最终单元的研究也为生物骨骼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将其应用范围从四射珊瑚亚纲扩展到整个珊瑚纲和可能更广的范围。据此完成的专著《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鸿祯 - 学术活动

1945-1946 《地质论评》编辑
1945-1947 《地质学报》编辑
1979-1991 《地层学杂志》副主编
1979-1989 《古生物学报》副主编
1980-1987 《构造地质论丛》主编
1980-1984 《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主编
1987-1990 《现代地质-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主编
1993- 《地学前缘》主编
1994- 《东南亚地球科学杂志》编委
1997- 日本古生物学会《古生物研究》编委
1997 王鸿祯等主编:30届国际地质大会文集,第1卷,荷兰VSP国际科学出版社,1-214(英文)
1997 王鸿祯等主编:30届国际地质大会文集,第26卷,荷兰VSP国际科学出版社,1-306

王鸿祯 - 主要成就

一、长期不懈研究珊瑚古生物,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
王鸿祯在1950年发表在《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丛刊》上的博士论文中,区别了珊瑚骨骼晶片和晶针两类不同的构造单元,作为高级分类和演化进程的基本依据。上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美国、前苏联以及法国的三套古生物学系列专著中的珊瑚卷都有介绍,但都不承认两类骨骼单元的原生性质。其后几十年间,王鸿祯从未中断对珊瑚研究的知识积累和文献的关注。直到70年代,他和助手陈建强利用新的制片方法和电镜扫描技术,及时做出了大量骨骼微细构造的照片和数据,基本上证明了两类骨骼结构的原生性质,还深入讨论了珊瑚骨骼的分泌机制和生物结晶作用。研究成果于1989年出版了专著,提出了5目、12亚目、79科的全新系统分类,分出了5个演化阶段和3个生物分区,达到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水平,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

二、提出以年代地层、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以及层序地层级别体系和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发展了地球节律的思想
地层学是地质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建立统一地层表和制定地层规范等基本文件和开展地质制图基本工作的主要基础,具有理论和应用的双重重要性。他对地层分类、地层分界和地层分区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在地层分类方面,他不同意传统的以年代地层为准的单一地层分类,也不同意近年流行的不分轻重的多重地层分类,而是将时代对比的理论研究与区域制图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提出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者为主的分类方案。因为只有年代地层单位具有等时性和全球性,只有岩石地层单位具有地区特征,代表地方性,两者都具有其他地层分类所不具备的完整的级别体系,如前者分为代、纪、世、期等,是统一地层表(地质年代表)的基础,后者分为群、组、段等,是区域地质图的成图基础,因而在地层分类中居于主要地位。他在统一地层表建立方面,对近年形成的确定建“阶”和地层分界的主流学说——全球标准剖面及点(GSSP)的工作程序方法,持有保留意见,指出了它在理论依据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缺欠,主张加强地质事件和突变观的观点,淡化连续性和渐变观的观点,进行多学科结合的综合地层学研究,并提出逐步建立新一代统一地层表的长期目标。

地层研究的理论方面主要是地球的节律和层序地层研究。地球节律的典型表现是沉积地层中出现的类周期特点,主要控制因素是海平面升降。近年新兴的层序地层学的特色之一是可用以鉴别和追索等时界面,进行远距离的地层对比。王鸿祯、史晓颖等通过广泛研究和综合对比,建立了层序地层6级节律周期的级别体系,并试作了与天文周期的比较。节律周期最长的是“巨层序”泛大陆周期,约5~6亿年,是地表大陆整体聚合,使海平面大规模下降造成的,可能与两个银河年(2.7亿年左右)相当;“中层序”周期约30~40百万年,与海平面升降、生物兴衰、地磁极性转换等都有较好的耦合,可能与太阳系穿越银道面的周期相当;“正层序”(3级)应用最广,引起的讨论也最多,时限约2~5百万年,可能与“阶”的时限相近。王鸿祯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用于建“阶”的综合地层研究法,作为改进和补充全球标准剖面及点(GSSP)研究法的根据。3级以下的层序主要是受气候变化的控制,可能与天文上的米兰柯维奇长周期和短周期相当,最短的节律周期是沉积韵律细层,只有4万年左右。

地层研究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地层划分及地层符号在地层规范(指南)和地质图及地层表中的使用。他对各级年代地层和时代单位符号在统一地层表及地区地层表中,和在小比例尺以及各类地质图中的使用,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意见。在附表第一列地质年代中,宇(宙)一级用两个大写字母AR太古宇、PT元古宇、PH显生宇,界(代)一级用一大一小,如Pm中元古界、Pz古生界等,系(纪)一级用一个大写,如Z震旦系、P二叠系、E古近系等。统(世)一级用P1下二叠统、J2中侏罗统等,不用专名,阶(期)一级在统下加两个代表阶的小写字母,如下二叠统栖霞阶P1qx等。应用这个符号系统可使编制各类地层表及各种地质图取得一致,特别是小比例尺编图如全国以及全球地质图,对保持图面简明易读,避免过于繁琐,应有良好的作用。

王鸿祯等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地球节律普遍存在于各类地质过程,可能受同一自然体系的控制。研究成果于2003年出版了《中国层序地层研究》专著,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

三、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地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典范
王鸿祯的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国古地理图集》是他组织多个地质单位不同学科的地质学人共同完成的,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这种小比例尺、多图种的综合性图集的主要编图思想是空间上的构造活动论和时间上的历史阶段论相结合,主要观点方法是以构造地质为主的多学科的结合及综合研究。首先,决定古地理轮廓演变的主导因素是构造格局或格架的形成及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地表大陆和海洋的相对位置在地质历史中是基本上固定不变,还是发生过重要改变这一“固定论”或“活动论”的问题;一是这种改变的过程是均速的和渐进的,还是曾有过比较集中的急剧变革这一“均变论”或“突(灾)变论”的问题。其次,编图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岩浆岩岩石地质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等,而构造地质在这些学科中,既是综合表现,又是控制因素,因而在图例制定中,在沉积生物区系及盆地类型划分中,都体现了以构造为主的思想。《图集》是八开本,共含图版143版,中文说明书85页,英文说明书28页,附录25页,包含构造古地理、沉积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和岩浆岩分区等多个图种,覆盖自元古宙直到第四纪的漫长时期。《图集》内容是按构造阶段排序,每个阶段都以构造格架图为首,最后的“中国大地构造图”则是构造发展的历史总结。所以,《图集》是多个地质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同时又为不同单位的各学科学者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

四、概括时空,提出了中国及全球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及其历史演化体系
大地构造学的主要特征是研究对象时间之长和范围之广。较完整的大地构造名词体系是前苏联学者于上世纪40年代建立的,50年代传入中国。实际上,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构造名家和中国李四光、黄汲清的一些综合研究都属于大地构造的范围。历史大地构造一词的提出是为了更加强调历史分析的方法和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紧密联系。

王鸿祯在历史大地构造时间层面上提出了系统的论点,将地球构造史分为“大阶段”和“阶段”两级,大阶段的识别标准是地表物质组成的变化和海陆分布格局的重大改变,包含陆核形成、地台形成、泛大陆形成和泛大陆解体四大阶段。阶段的识别标准是构造格局的重要变化和生物及岩浆等的重大事件,如传统使用的加里东、海西等阶段。大阶段之间和阶段之间都以代表急剧变革的造山期为界。附表根据中国及亚洲的情况,分出了五个大阶段和七个阶段,也包含了构造、岩浆及生物事件,以及海平面的概略变化等,总的体现了他关于阶段论和事件观的基本观点。

在历史大地构造的空间层面上,王鸿祯对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级别及命名体系也有较完整的观点。现代大陆是由陆壳形成的,因而构造分区以陆壳为主,但应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紧密联系,同时重视陆壳和洋壳。他建立了陆壳超级构造单元构造域和单元之间分界的主要洋壳消失带“地壳对接消减带”。构造域是由大陆地台区及其边缘褶皱区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包含了传统的一级单元地台区和褶皱区,所以可称为超级单元。大陆地台区内部又可按古老基底裸露和盖层发育程度分为地盾和地台,边缘褶皱区又可分为具有古老基底的离散地块和不同时期的褶皱带,褶皱带之间的分界则是次要的洋壳消失带“地壳叠接消减带”。他的大地构造研究包括中国和全球的构造划分、泛大陆及全球古大陆再造的研究等。他将中国置于大华夏构造域,分为中朝、塔里木、扬子等5个大陆地台区及地区,分出冈底斯、松潘碧口等15个离散地块,江山绍兴、南祁连、贺根山、雅鲁藏布等9条不同时期的对接消减带和西昆仑、库地、昌宁孟连等9条不同时期的叠接消减带。他认为古老构造基底是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并将全球的古老基底划分为劳俄、北亚、大华夏、东冈瓦纳和西冈瓦纳5个构造域,俄罗斯、西伯利亚、北美中大陆、中朝、扬子、澳洲和南美等13个大陆地台区和地区。此外还分出了若干地盾、陆核、地台和地块等,初步形成了全球性的基底构造单元编录体系表。他分出的构造单元都有时间意义,如陆核形成于2.8亿年前、大陆地台形成于1850百万年前、泛大陆形成于250百万年前,地壳消减带也都分别形成于晋宁、祁连、印支等不同的构造期。他常说他的全球构造分区图主要适用于晋宁造山期(850Ma)地台形成之后和印支造山期(210Ma)泛大陆解体之前。他还提出了地球曾发生过间歇性非对称有限膨胀的设想,并与助手李翔等做出了系列显示图件(1996)。

第二节层序地层中曾提出最长的节律周期是泛大陆的重复出现。在地球史中,除研究较详的晚二叠世泛大陆外,元古宙中可能也曾几次出现泛大陆或超大陆。他在上世纪90年代曾将生物古地理作为古地磁的重要补充用于全球古大陆再造,做出了较全面的晚二叠世古大陆再造图,并将以古大陆再造为主的历史大地构造研究成果(16版)在第30届国际地层大会上正式展出。

王鸿祯 - 主要著作

1、王鸿祯.1981.《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地球科学》 武汉地质学院学报,(1):42—66   

2、王鸿祯.1982.《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3):155—177   

3、王鸿祯主编.1985.《中国古地理图集》(及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283(中文及英文)   

4、王鸿祯.1989.《地层学的分类体系和分支学科》.地质论评,35(3):271—276

王鸿祯 - 荣誉及奖励

1980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1982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
1982 年度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87 国家自然科技二等奖,地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 国家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1989 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
1991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地矿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 国家教委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 1993 中国古生物学会名誉理事
1994 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地质)奖
1995 中国地质博物馆名誉馆长
1996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

王鸿祯 - 学术评价

1.胸怀远大,一生耕耘
从王鸿祯的学习生活和学术经历可以看出,一生勤奋耕耘是他获得丰富知识和实现长期目标的主要因素。他在大学和留英期间,树立了从全球性和历史性探讨地质科学整体的远大目标,因此,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几十年如一日,一有条件就系统浏览国内外有关的期刊和专着,搜集和王鸿祯著作积累丰富的实际资料,为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常说:事业、理想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就要不懈地去追求,通过艰苦的努力予以实现。

2.博采众家,拓宽领域
王鸿祯研究的领域是多方面的,而他的起点是珊瑚古生物学,后来逐步扩展到沉积古地理和全球构造。他能有所成就,是由于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王鸿祯认为:科学研究和事业,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他十分注意博采众家之长,自觉拓宽领域。早在40年代,他在国内就广泛阅读了中国区域地质文献,在英国就注意了解地质科学的整体动态,阅读了国际地质界的一些经典着作,开始向沉积学、古地理学和大地构造学扩展;50、60年代他主攻地史学,进一步汇集中国和全球的系统地质资料,兼容西方和前苏联的地质理论;70、80年代,他紧跟国际地学发展的新动向,立足于板块学说这个新的全球构造观点,对过去积累的大量知识成果进行研究思考,结合中国实际,总结规律,在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90年代,他依据系统论观点,更加重视多学科交叉渗透,在全球构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拓展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   

王鸿祯说:“知识或资料的积累主要在有恒,兴趣的培养主要靠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来自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所以他一直有强烈的愿望和决心,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他真正深切体会到“学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这两句名言的含义。

3.科学思维,综合创新
一个人的思维特征和思维方式,既是其学术活动的指针和动力,又是其学术见解的表达和升华。王鸿祯在教学和科研中,经常遇见质变与量变、本质与现象、整体与局部、普遍与特殊、定性与定量,以及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等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变的问题,它们引起了他广泛的思考。他认为,把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就是时间上的连续与非连续和空间上的均一与非均一在认识上的矛盾,关键是对“均变论”或“渐变论”与“激变论”这两种对立观点的理解和应用。根据上述科学思维,从70年代以来,王鸿祯在珊瑚古生物研究、古地理和大地构造研究中,逐渐更自觉地、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些思想王鸿祯。他认为各种地质作用过程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地球的节律。他对地球演化时空过程的主要认识是非均一和不平衡,在空间上是全球构造的活动论,在时间上是历史发展的阶段论。各级阶段和节律可能都是无序和有序相互转变的不可逆的发展。他从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到,从事科学研究,范围不可太狭;掌握知识资料力求广一些、多一些,进行周密的思考,去粗取精,综合各个方面,分析比较,必能有所提高和创新。因此,他常以“多识慎思,综合创新”自励。

4.群体智慧,提携青年
王鸿祯认为,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现代地球科学广阔的研究领域,靠少数人的努力是难以取得重要成果的。所以,他十分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   

他认为,学术工作必须发挥两个作用,即集体的作用和继承的作用。历史上的成果是前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对已有的历史成果的继承,就不可能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只靠个人奋斗,不发挥集体作用,同样不能做出重要的成果。因此,集体的作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王鸿祯有吸收不同学派、不同见解的宽阔胸怀,善于以学术上的共识和学术思想上的相互联系把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地学工作者凝聚在一起,善于对已有的知识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新的认识和见解。   

在王鸿祯组织的科研集体中,他注意依靠和发挥中年骨干王鸿祯院士(右)的主导作用,更重视发挥青年人在科学研究中的生力军作用;不仅重视出成果,更重视青年人的成长,重视出人才。他知人善任,根据年轻人的基础和特长安排任务,发挥他们思路敏捷、勇于开拓的优势。鼓励青年人“要有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敢于冲破传统的羁绊、冲破学派的羁绊,锐意创新,同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学风”。王鸿祯认为,识才和用才,是科学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愿为科学事业献身,就是可造之才。关于青年人成长中的问题,他认为要注意分清主流,不拘细节,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容对待,既要放手,又要引导。因此,许多年轻人在他组织的科研集体中能够较快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王鸿祯 - 人物轶事

王鸿祯其父王皙是前清秀才,工书法,喜文词。王鸿祯天资聪颖,又在先生的严格教规下,兄弟自相师友,竟相向上,九岁能诵试词。小学是,与其4王鸿祺一起到外祖家的郯城马头私立竞进小学读书,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1929年进入山东省立临沂第五中学,适值校长徐眉生锐意革新,推行全面教育,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实行男女同校同班。学校提倡课内外结合重视图书建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王鸿祯得以广泛博读文史和自然理科书籍。王鸿祯还在校内组织画社,编写壁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以多才多艺而闻名全校。徐眉生校长对这个有才华的学生有关爱,但也有规戒,这对王鸿祯在以后的学术活动中注意识才和爱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33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尽管生活比较艰难,刘母仍把次子王鸿祯又送到北平上学,希望兄弟俩长大成人后能够出人头地。王鸿祯由于对绘画的喜爱,一度就读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后又转入宏达中学。王鸿祯在这个古都的氛围中接触到大量书刊,从《独立评论》上读著名学者丁文江和胡适的文章,又在报纸上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在西北科学考查中的重大发现。他还有幸听到过鲁迅先生等名人的公开讲演,使他在广阔的文化领域中大开眼界,因而在“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决心改学自然科学。1935年他报考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洋大学等名校,均被录取,最后进了对他有更大吸引力的北京大学,学习地质学。当时国际知名的美国地质雪茄A.W.葛利普(Grabau)在北京大学任教,王鸿祯有幸听到了他最后一次讲授“地史学”课。葛利普讲课内容系统严密,阐述理论观点溯本追源,广征博引,妙绪泉涌。王鸿祯对他渊博的学识十分崇仰,也被地质丰富的内容和奥秘所深深地吸引,对地质学的全球性和历史性有了深刻的印象。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更好地掌握了外语,阅览了西方地质书刊,大大开阔了眼界,并开始写书评。1937年他写的《评顾登堡著:地壳构造也大陆分布》一文,经高振西老师推荐在《地质论评》发表,使他很受鼓舞,成为他撰写和发表学术文章的起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938年春三校再迁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为了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并可以进行一次路线地质考察,王鸿祯参加了由部分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步行团”,行程1600公里。沿途在原清华大学地系主任袁复礼教授指导下,坚持观察地质现象和地层剖面,学习做记录、采标本等。5月,他们胜利到达昆明,整理出里旅行报告,他的剖面图及素描图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这是一次使他终生难忘的旅行。在昆明的日子里,王鸿祯又陆续在《地质评论》上发表了《山脉之基底部分与基底山》(波勃诺夫著)、《地壳之格架状构造》(波勃诺夫著)、《大规模地壳构造之成因》(诺克著)等讨论大地构造的书评,较早地接触了全球构造的学术内容。他还读了E 凯撒(Kayser)的《地质学教程》(Ⅲ)德文本,初步接触了欧洲及全球的地质情况,并对国际地层古生物界的情况,以及国际地质组织及其他重要学术会议等,开始有所了解。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YY简历模板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