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精选3篇)

  1. 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2. 2新课程实施中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3. 3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

因此课程改革中应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二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2017-08-06 03:02:21 | #1楼回目录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解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评价制度滞后的矛盾已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其中,用什么标准评价新课程的教学,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传统的评价机制已成为课改障碍,评价改革的进程将严重影响新课程的贯彻实施,影响新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课程改革中应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二、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及存在问题

现行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理念为指导是一种以评价一堂好课为核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重点,以认知、理解、巩固书本知识为规范程序,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目的的单一——做结论、分等级,为奖惩教师提供依据;同时评价内容片面——基本知识技能成绩即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标准模糊——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被动——评与被评的关系;评价效果差——不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

(一)评价价值取向由知识、技能考核的单一取向,向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评价的三维方向发展,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受传统考试(期中、期末、毕业)内容、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与学的训练,考核,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突出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因素开始引起小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教育管理者与教师的重视,但实实在在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中。仍然很不够。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评价者(教师)与被评价者(学生)共同构建的多元价值判断过程。在评价情景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是评价的主体,被评价者是评价情景中的内部人员,而不是客体。因而,主体取向评价强调参与者——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交互驱动,强调评价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主张质的评价。应该说,它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时代精神。

(二)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理念上并不否定评价功能的“提高”与“成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为选拔和甄别服务,背离了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现代教育评价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排除检查、选拔、甄别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以下功能:

1、反馈调节:将评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使其对自身有全面的解析和认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2、展示激励:把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作为展示被评价者自我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使评价活动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3、反思总结:被评价者作为主体参与评价,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机,促使其反思总结前期行为,改进未来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反思总结习惯,有助于发展和提高。

4、积极导向:导向是评价的基本功能之一。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催化剂。

(三)评价范式由侧重量化转向量化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现今惯常采用的量化评价方式,具有简明、精确的特点,能减少人的主观推论。更为重要的是数量能用现代统计工具加以处理,便于掌握和应用,与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相适应。然而,对教育而言,对课堂教学而言,量化的评价方式,把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格式化了。它无法从本质上保证课堂教学的客观性,而往往把课堂教学中最本质的、最根本的、最有意义的东西丢失。这样不少教师丰富多彩、颇具创新的精华之作被抽象成为一些枯燥、单调的数字,教师的发展和活力受到压抑,课堂教学的丰富性被泯灭于一串串无味的数字之中。

质性评价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它是对量化范式评价的反思和革新。在质性范式评价的内涵上应该包括量化,通过事例,使评价更为完整科学,更为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内涵和全部意义,以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目的。

四、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以学评教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紧迫任务。

新的课堂评价可以大胆地将观察课堂的目光由教师转向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五、以学评教的策略

(一)体现课程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课程改革的,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该也必须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相一致,突出和推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的落实和“着力培养新一代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标的实现。

(二)以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三)发展性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不排除检查、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但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在于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和积极导向等基本功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主体的发展,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以及评价主体间的互动等,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收益,达到促进发展和改进的目的。

(四)开放性评价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生本的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交流过程。由于主体创造力的巨大,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具体表现是难以预测的,企图用一个统一的、刚性的、具体的标准来框定教学行为是不恰当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是开放的,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的。当然,这也是开放的教育、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教学的必然要求。

(五)突出质性评价、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从发展性评价来看,量化评价只有与质性评价结合才有意义,给质性评价提供一种数量化、趋势性的参考。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采取等级评定。

(六)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帮手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该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导向,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帮手。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学生的学习评价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况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课堂上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三种状态,即学生的参与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见下表:

新课程实施中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2017-08-06 03:01:27 | #2楼回目录

《新课程实施中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课题第一阶段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一、课题研究目的

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始终把“建设好教师博客”、“在农村学校教师如何利用博客高效地开展集体备课”定为目标。通过研究和应用,使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网络集体备课更具组织性、实效性、理智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备课的实用和高效的目的。

二、课题的实施

我们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多次讨论、论证,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研究课题,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三次理论学习和一次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实验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矗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在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并布置了三次分散学习。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课题组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不但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而且还召开了课题理论研究阶段总结会议,组织了阶段汇报活动,对2016年下学期布置的课题组成员分工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交流和总结。

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2017-08-06 03:01:50 | #3楼回目录

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和实践意义

传统的课堂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单一,内容狭窄,方法简单,使很多学生无法体验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无法激励自己,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情感愉悦并能更好地促进课堂学习,同时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新课程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既要关注过程评价,又要关注结果评价,并以此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因而,我们开展对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形成并提高师生评价能力的有效策略,从而使评价改革由观念转变为行为,以切实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是指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评价,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评价。开展课堂有效性评价,就是要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促进每个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建构和实践新型的课堂学习评价模式,使评价与学生发展同步,充分体现评价指标多向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过程动态性的特点,突出评价的导向、改进、形成和激励功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体系。

二、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师生的评价能力。提高教师的内在知识素养、课堂评价意识与策略、课堂评价能力与方法;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主体性的评价意识与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融洽师生关系。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在激励性的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一套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使有效性评价真正成为学校校本研究的固着点,达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特色成果。积累实践经验,形成具有评价特色的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录、案例反思、经验总结、科研论文等有效成果。

(二)课题内容:

1、评价主体互动化。

(1)教师的指导性评价。在学生学习和过程中,教师运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有效性评价,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是非观。

(2)学生的自主性评价。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同伴的学习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不断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

2、评价内容多元化。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学习基础,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技能形成的情况,以及课堂练习情况,给学生及时的反馈评价。

(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评价促进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数学学习品质的形成和提升。

(3)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有效的课堂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评价方式多样化

(1)课堂即时性评价。要发挥课堂中教师的口头评价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及时性,充分关注课堂现实,针对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困难时受到激励,迷茫时得到引导,成功后享受快乐,让学生得到内在的“驱动”而不是外在的“刺激”,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2)课内反思性评价。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知道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应该改进;课末制定课堂学习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从而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自我,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

(3)课外延伸性评价。要利用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丰富的数学形式来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体会,提炼学习方法,深化对数学学习的理解,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重点:利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的评价策略,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评价能力,积极推进我校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研究的难点:以课堂为主阵地和切入口,研究新理念下的评价新策略,把课程标准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把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使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积累经验,及时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修正,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的方法、方式。

1、研究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论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⑵行动研究法:在理论指导下,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实施过程中碰到实际问题,可以修改方案,调整目标。

⑶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及时推广研究成果。

2、研究方式:

本课题是常熟市教研室负责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我们在前一个课题“建立成长记录,实施动态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对课堂评价有效策略的研

究,以课题研究的三块基本内容为主线组成相关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研讨,定期交流。

(1)全员参与、互动研讨。学校全体数学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把课堂实践、教学实录、课堂反思、磨课提升作为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式,做到课题研究常规化,制度化。每次课题研讨,提前确定研究主题,理论先行,实践尝试,交流提高,增强参与研究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争取教育专家理论指导与现场点评,请有关领导担任本课题研究的顾问,研究过程中及时向教研室汇报情况,及时得到指导。

(2)形式新颖,增强实效。既要引领课题研究向深度发展,又要为课题组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范例,并通过全市性的展示,发挥课题的辐射作用与研究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